NEWS最新消息

董事長專欄-台灣產業所面對最迫切的智慧財產相關問題

台灣產業所面對最迫切的智慧財產相關問題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劉江彬

 

磐安基金會接受工研院委託辦理跨領域高階科技管理培訓班,除了在國內上課外,並在美國東岸、西岸及北京大學各上課一週,上課的內容包括智慧財產的創造、保護、管理與運用。特別是對智慧財產的法律保護、技術移轉、鑑價、評估商品化、產業化等問題做深入的學習。其中,除理論的探討外,邀請國內外實務界專家學者針對個案提出詳細討論,並且參訪了美國東西兩岸及中國大陸具有代表性的產官學研機構。

 

在東岸,參觀了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並由我的好友Chief Judge Rader 院長解說法院審理的程序,並在聆聽審理後與瑞德院長做深入的交流。同時也參訪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並由院長Chief Judge VullockDirector Levine接待。在西岸訪問了波音、微軟、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在北京,則訪問了方正集團、中國技術交易所、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及愛國者數碼公司。

 

從東西兩岸的安排課程內容,及在參訪中專家學者的報告與討論,正可以看出,目前國際上在智慧財產相關領域的重大課題,及台灣產業界應該採取的因應對策。東岸的教授一再談到專利申請策略,事實上是一個商業的決策,與技術品質不見得有絕對的關係;同時,也談到品牌與商標的重要性。他們並舉出林書豪為例,建議可採行的保護與管理措施。此外,智慧財產的訴訟無法避免,訴訟花費經費龐大,如何因應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及聯邦法院的訴訟程序,每個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必須有充分的瞭解與準備。同時在技術的授權及商品化,特別是有關智慧財產的管理與運用,至少有三方面的事情必須注意。

一、智慧財產的評估及智慧財產的管理策略。包括專利的組合、技術標準及如何因應Patent Troll等議題。亦應該注意美國法院最近對於損害賠償的判決及法官對賠償額計算的見解。

二、有關智慧財產的應用。講師們也一再提醒,技術授權的相關協商及合約非常重要,並提到單一的專利價值有限,應該注意專利的組合(Patent Portfolio)及附加價值的創造,同時對於市場的調查、顧客群的瞭解,以及技術價值的計算,需要有專業人員協助。

三、在公司參訪及專家訪談中,許多專家也提醒大家,並非所有的發明都值得申請專利,因為專利的申請費用與維持費用相當昂貴,許多產官學研機構申請專利的比例大約只有40%至50%之間;同時,因為競爭對手的不一樣,所採取的因應策略也會有所不同。例如,波音最大的競爭對手為AirBus,目標極為明確,但是其他的公司則不盡然。

 

經過這一次的培訓,全體學員感覺學習到非常多的東西,對大陸的快速進步也印象深刻。而對以上所談的這些問題,個人認為很值得台灣各界細加體會,及早規劃因應策略。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組長林殿琪整理 2012/03/29于磐安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