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專家專欄-黃俊英董事訪談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訪談—黃俊英
智慧財產研究所97級何曜任整理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最初設立的目標是在推廣智慧財產觀念,和推廣兩岸交流與國際交流。至今基金會成立即將屆滿一週年,業務的推廣已經十分順暢,目前的情況可以一句話總結:得天獨厚,成果豐碩。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之成立目標宏遠前瞻,若要說成立一年就已達成目標,雖屬誇張,但一年來基金會全體成員的努力確實是朝著最初的目標在向前邁進,至今各方面都能順利推展作業,我對達成最初的設立目標深具信心。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目前的組織定位清楚,工作項目也很完善,這些都是我和其他董事之前在基金會籌備會議上經過詳細討論而定案的,目前尚無修正的必要。至於基金會日後的發展方向,應可在扮演台灣、美國和中國大陸三方面智慧財產學術交流平台的角色這方面繼續努力。

我過去接觸過若干成功的慈善性公益團體,如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創世基金會以及聲暉之家,也參與過若干成功的非營利性社團,如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高雄產業發展協會。這些成功的組織和本基金會的宗旨,運作方式雖然不同,可供我們基金會做為借鏡的經驗似乎不多,但根據我的觀察,他們之中可以歸納出一些共同或共通的成功關鍵因素,值得我們加以注意:

一、這些成功的組織都有崇高的宗旨以及感動人心的理念;二、組織的創立者或領導者不只有公益心,也有企業經營的思維,對產業的脈動有深刻的認識;三、有一群熱誠投入的志工。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擁有推廣智慧財產,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的設立宗旨,也擁有產、官、學、研經驗豐富,願意在退休之後和國人分享個人經營結果的劉江彬老師,因此上述組織的成功因素本基金會目前基本上皆已具備,也是我們的優勢條件,目前最緊要的問題是,未來如何保持這些條件,並且持續發揚光大。

本基金會因為受惠於劉江彬董事長過去十多年來在智慧財產人才培育,智慧財產學術研究上的投入,使本基金會一成立就有很好的聲譽以及影響力,長年人才培育和學術研究經驗的累積就是本基金會最大的資產,未來如果要以此為基礎持續發展壯大,我認為有三方面要加以努力:

一、人才培育和學術研究都是要長期持續下功夫才會開花結果,因此除了政治大學以外,本基金會未來需要加強和國內其他學術機構和產業界加強交流與合作,在這方面持續努力,才能維持本機構的名聲和影響力不墜。

二、要努力開拓中國大陸這塊市場。中國大陸將不僅是未來世界最大的市場,也會是未來許多明星產業和產品(例如電動汽車)的創新基地,也會是產業標準的制定者,因此對智慧財產人才和知識的需求將會大幅成長。本基金會必須善用策略聯盟,並且建立和大陸的政府機關、學術研究機構與智慧財產團體(例如專利經紀人組織)的夥伴關係,努力的拓展業務,才能讓本基金會的影響力持續擴大。

三、有鑑於美國仍是世界上智慧財產制度和人才培育高度發展的強國,本基金會應該透過學術研討會、人員互訪、合作研究計畫等途徑持續加強與美國智慧財產人士的交流與夥伴關係,讓本基金會掌握契機,成為美國進軍中國大陸智慧財產市場所不可或缺的媒介角色,如此方能將基金會的設立宗旨永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