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專家專欄-徐小波董事專訪-磐安的下一戰

徐小波董事專訪-磐安的下一戰

(徐小波董事口述  智財所97級詹淑珠整理)

劉江彬董事長今年年初從政大退休,設立了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當他在政大服務的時候,總是非常努力的爭取許多大大小小的研究案,而現在他退休了,過去長久以來所累積的人脈與關係即是最寶貴的資產,這點從基金會目前仍然執行多項研究計畫即可略見端倪。


磐安的優勢

對於磐安來說,我們擁有了三項最大的優勢:

一、 董事長以及諸位董、監事,每一位都在各自己的專長領域耕耘已久,其背後所累積的網絡關係以及專業潛力,都可以說是磐安最根本而深厚的能量及資產,可以藉重各位董、監事的專長來帶動並發揮基金會的長處。

二、 透過董監事所串連起的網絡關係,加上磐安經由各項業務執行而建立起的專家學者人才庫,是磐安的第二道力量,讓磐安的專業更穩固地紮根。

三、 在董監事們多年的付出與作育英才之下,屬於新一代的學生後進也逐漸茁壯,其中亦不乏對基金會所關心的各項議題擁有濃厚興趣者,他們也為磐安注入了新活力。

這三項優勢,一層一層加深磐安的專業能力,也代表著磐安承先啟後的精神。

挑戰與機會

然而仍在創立初期的基金會,也不免面對著許多潛在的挑戰,磐安也許可以從中尋找機會,為基金會尋找永續經營的方向。

首先,從在外在環境氣氛下中,一般許多的基金會多半是承接政府或產業界的委託研究案為重要業務,然而面對了諸多具有半官方色彩的財團法人或基金會搶食政府委託研究計畫的大餅,如何在爭取研究計畫上取得優勢,這對如磐安這種民間且具高度專業的基金會來說,可以說是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

不過,雖有所威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以視為是磐安發展的轉機。磐安可以以本身的專業為基礎,再與擁有不同專業的單位或組織合作,尋求互補互成的雙贏發展,如法規研究為磐安的專業之一,若結合時代基金會或是宇智顧問公司的商業策略及管理實務經驗,如此從事「政策研究」導向的政府計畫就是非常有說服力的,所產出之成果必定具有品質保證,將雙方的專長發揮至極致。

其次又或者基金會也可以嘗試接受更多來自於產業界的委託研究,如此不僅能延續或開拓基金會的網絡關係,也可說是較為長期、穩定的發展之道路。當然,這樣的委託研究,並沒有國界上的限制,這點在劉江彬董事長的經營之下,磐安已積極在國際以及兩岸間之扮演了重要角色。

綜觀目前台灣的發展,各個產業都已逐漸重視智慧財產權,但在其商品化以及產業化上仍有很大的著墨空間,這個也是磐安發展的另一項第二個機會。國內雖然有不少新興的智慧財權相關單位,不論是官方或私人組織,除了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之外,能夠進一步討論經營與應用層面的仍是少數,而磐安除了本身的專業外,也已與許多單位建立起合作關係,如國際技術授權主管總會(Licensing Executive Society )的實務經驗、時代基金會的國際及青年培訓專長、宇智顧問公司的管理諮詢長才,都可以共同在商品化、產業化等議題有所發揮。

除此之外,台灣目前仍然缺乏一個完全獨立的智庫組織,針對特定議題進行專業評論與建議,因為磐安具有深厚的專業基礎,這也是磐安可以考慮扮演的角色之一。

又或者目前台灣有許多公司仍未建立自己的智慧財產管理(Management of Technology)辦公室,協助研究單位或公司建立相關的機制也是可以考慮的方向之一,如此除了協助特定單位進行智財管理及運用外,同時也能可說是培養了許多專業的人才,也是一種隱性的行銷,由此累積起磐安的能量與品牌。

人才的吸納與品牌故事的建立

在開拓服務範圍的同時,磐安也需要思考如何吸引年輕一代的人才投入,如此由資深的專家領軍,又加入活力與創新的新血,透過執行的成果以及效率來建立起磐安的品牌與特色,進而形成良性循環,更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共同打拼,讓磐安能源源不斷充滿能量與成長。

一個基金會要長期營運,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經營模式以及Income model。雖然目前我們面對著不少的威脅,但在這些挑戰之中也可能是磐安繼續發展的重要關鍵。磐安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從董監事、合作專家與各合作組織、以至於廣大的學生群中,已編織成一張綿密而交錯的專業網絡,因此若能朝向「平台交流」、「機會創造」、「專業發揮」三大方向發展,相信能創造出屬於磐安特有的品牌與經營模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