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董事長專欄-中國大陸智慧財產的競爭力

中國大陸智慧財產的競爭力

劉江彬(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97級何曜任整理)

 

本人在退休之後,比較有機會對大陸最近智慧財產權之發展進行近距離觀察。因為在北京大學的國際智慧財產研究中心擔任共同主任,本人實際參與規畫一些大陸智慧財產人員培訓、學術研究計畫以及國際性的研討會。從整體看來,大陸在這幾方面的進步相當的令人感到鼓舞,有些部分和台灣已經相差不多。在對智慧財產專業以及知識的尊重,有時甚至比台灣更為進步,例如,他們對研討會演講者或計畫主持人的主持費或出席費,事實上都比台灣優厚。

 

在舉辦國際研討會方面,大陸經常可以在國際上請到相當著名的專家、學者擔任講者,同時也能邀請到國際上知名的組織或廠商擔任贊助單位,例如美國的飛翰律師事務所(Finnegan, Henderson, Farabow, Garrett & Dunner, LLP)、中國集成電路和人民網等。其他的部分包括議程設計、論文題目及講者的選擇也都相當的不錯,由此可以看出他們主辦國際研討會的技巧比以往進步許多。以我最近參加的工信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所舉辦的第六屆中國軟件與集成電路知識產權峰會為例,參加的人數有三、四百人以上,所選擇的題目包括無形資產的評估、網路法律問題、技術授權等,全都是國際上非常重要的議題。而人員培訓班方面,贊助者包括歐盟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接受訓練的人員包括大學教師,產業界經理以及政府官員,上課地點則包括北京、西安、杭州等。每一個城市都有充分的準備,上課的地點及設備都相當令人滿意,學生的反應互動也都相當良好。他們研究計畫所討論的題目也都十分重要,以本人參與的研究計畫為例,其議題為比較大陸十二個重要城市智慧財產的競爭力,這十二個城市分別為北京、大連、成都、西安、廣州、長沙、南京、上海、杭州、濟南、珠海及深圳,參與研究人員包括大學教授,法官及政府官員和產業界代表等共二十人,研究內容係針對軟體產業的產值、盜版率、行政保護、司法保護指數以及軟體著作權登記及專利申請的數量等指數進行分析。並邀請專家對各個指數的權重比例作深入探討。本人感覺到研究人員對研究計畫的認真態度,也發現大陸年輕一輩的研究方法,跟國外已經相去不遠。這種研究計畫,將來會產生相當大的國際效應,也必定引起各省市的重視,對將來大陸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提升會有相當的貢獻。

 

由以上這些觀察及實際參與的經驗可以看出,在過去這一兩年,大陸對智慧財產的教育及研究的努力已經漸漸看出績效,也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他們的競爭力會繼續提升。個人認為大陸對智慧財產的保護、管理和應用水準的提升對台灣,對國際應該都是正面的,特別是解決台商目前在大陸面臨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並且對於台商在大陸智慧財產的佈局也應該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