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董事長專欄-參觀上海世博有感

參觀上海世博有感

劉江彬(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97級何曜任整理)

今年經濟部跨領域科技管理國際人才培訓計畫(MMOT)最後一個禮拜的課程在中國大陸舉行,其中有三天是在北京大學上課,另外三天就特別安排在上海進行參訪,在上海的行程中,我們率領學員參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參加國際技術授權主管總會(LES)實務論壇,並且在最後一天參觀上海世界博覽會(Expo)。學員們對於在大陸的一週認為收穫非常豐碩,尤其是參觀世博的過程讓他們親眼目睹到上海最近幾年快速的發展。

MMOT培訓計畫主要的課程內容包括智慧財產的保護、技術移轉,以及創新與創業等議題,而參觀世博是今年課程相當重要的一環,學員們有興趣研究的論文題目也非常多元,其中甚至包括都市創新等深具創意的議題。我們非常慶幸,經過多年來的努力MMOT培訓計畫已經開始生根發芽,結訓畢業的校友在各界表現都非常傑出,例如在這次培訓課程中擔任講師的姚開陽校友,他是此次世博台灣館及中國館的創意總監,除了給學員們上課之外,他還精心安排了參觀台灣館以及中國館的行程。姚開陽最近得獎連連,不斷為台灣爭光,充分地運用台灣軟實力的優勢打出一片天地,他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心得,也引起同學們很多的共鳴。我們在參觀台灣館時,又遇到同樣是MMOT的校友在擔任接待組的經理,他開玩笑的說,要到上海看世博需要有三力:「體力、腳力、以及惡勢力。」確實是如此。

世博台灣館讓我們感到非常驕傲,無論是在整體動線安排和內容展現各方面,相較於其他館都更為傑出,720度的三D立體影片、奉茶節目及點天燈的巧思安排都讓人感到非常溫馨,和大陸其他展館大不相同,甚至連我們在上海的朋友,他們雖然已經參觀世博數次,也都一致讚揚台灣館的美術設計與節目內容。在參觀世博當天,蘇瓜藤老師一直待到晚上才離開,他認為台灣館的夜景是所有展館之中最美的。至於大陸展館也有其特色,清明上河圖的數位動畫非常吸引人,讓清明上河圖的意象鮮活了起來,幾十公尺長的畫卷讓人駐足不忍離去。大陸的展館外觀非常宏偉,但是在排隊進場時,還是可以發現有不少人爭相插隊,又因為人數太多,雖然預定了入場時間,但是加上排隊的時間,還是需要一個小時才能入場,進場之後,在觀看影片大廳中的秩序也是非常混亂。

台灣館之所以引起各界的讚嘆,原因不在於其規模之大,而在於其內容的精緻和細膩。換句話說,台灣館展現了我們無形資產的優勢,而且事實上展館中許多的設計內容,包括影片、圖像和電腦的軟體等等,很多都是智慧財產保護的具體呈現。至於動線安排,內容解說,以及進出場控管等流程的順暢,也展現了台灣經營管理的實力。

最後,參觀上海的世博行程讓我們有很深的感觸,個人向來認為,台灣將來在大陸市場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在於軟體而非硬體,在於智慧財產的經營管理而非在於土地廠房,在於內容的細緻而不在於規模的大小,而這次參訪世博會的經驗也正印證了這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