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董事長專欄-國際技術授權實務研討會-生物科技技術授權之協商與紛爭解決

國際技術授權實務研討會-生物科技技術授權之協商與紛爭解決

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劉江彬
(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97級何曜任整理)
 
2010年4月23日、24日,磐安智慧財產基金會、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國際技術授權主管總會中華分會(LES Chinese Taipei)和臺灣技術經理人協會(ATMT)共同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國際技術授權實務研討會,同時慶祝4月26號「世界智慧財產日」(WIPO IPR Day)。此次研討會以兩大課題「生物科技技術授權之協商」與「授權後之紛爭解決」為主軸,邀請來自美國、德國、新加坡和臺灣的專家針對技術移轉相關的法律、管理與應用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其中包括授權合約內容、授權協商技巧、合理權利金的計算、爭端解決方向以及如何應付難纏的談判對手等問題。

磐安智慧財產基金會共邀請8名國外和臺灣的專家學者擔任講員,他們都是智慧財產保護、管理與應用領域中極為著名的專家,包括德國慕尼黑伯門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葛漢斯(Heinz Goddar)、世界法律事務所/世界專利商標事務所專利律師金聖之(Anthony S. King)、美國華盛頓大學前副教務長(主管智慧財產與技術移轉)/品高研究顧問公司負責人詹姆士.史微森(James A. Severson)、柯漢.邦特尼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鄭行健(Kent H. Cheng)、宇東科技公司董事長蓋保羅(Guy L. Proulx)、飛翰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艾立誠(John Alison)、世博集團首席顧問周延鵬和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王偉霖。

本次研討會所引發的迴響超乎本人的意料,最初報名人數接近500名,逼得我們必須將報名網站提早關閉,實際參加的人數也有接近400人,研討會當天除了政大公企中心7樓的國際研討會議廳已經坐滿之外、在公企中心2樓進行同步實況轉播的大教室同樣也是人潮洶湧。在研討會中,講員以他們多年的專業經驗針對各種不同授權模式的利弊,權利金如何計算,以及談判協商的關鍵技巧等等議題做出深入淺出的分析探討,同時也和聽眾有非常熱烈的互動討論。我們特別在第二天最後留下一小時作為專門進行詢問與討論的時間,而聽眾發言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具體廣泛並且深入,舉例而言,包括中小企業要如何因應大公司的欺凌;雙方發生糾紛時要如何選擇法律管轄,在那一個國家提起訴訟比較有利;發明人應如何聲張自己的權利;在智慧財產相關訴訟中作為原被告的技巧以及如何知道自己的公司已經出現智慧財產權問題的徵兆等等,這些題目非常的具體同時也是國內許多高科技公司所共同面臨的難題。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也給予發人深省的回應。

由參加這次研討會的人數以及提問問題的內容,可以看出臺灣對於技術移轉相關知識的需求非常迫切,只要講者具有專業知識,所選擇的題目切題而且符合產業界需要,就可以引起參與者和演講者巨大的共鳴以及熱烈的互動,本人因此深深感受的到臺灣高科技企業對於智慧財產管理知識的追求是如此的強烈,為了回應這些需求,磐安智慧財產基金會將持續不斷透過長期以來建立的國際人脈,再次舉辦類似的研討會。

研討會報名人數踴躍,國內外專家雲集。 德國慕尼黑伯門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葛漢斯(Heinz Goddar)與宇智顧問公司徐小波董事長針對議題發言。
綜合討論過程生動吸引與會者頻頻發問。 研討會結束國內外專家學者於會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