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最新消息

【電子報】2015/4/10智慧財產訴訟策略國際研討會

4/10智慧財產訴訟策略國際研討會

 

                                                                              政大科智所103級楊兒璇撰

 

2015年4月10日「智慧財產訴訟策略國際研討會」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本研討會由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Winston & Strawn, Attorneys at Law of Taiwan and Foreign Legal Affairs、Transpacific IP Group Limited主辦,國際技術授權主管總會中華分會、臺灣技術經理人協會、華淵鑑價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及LexisNexis贊助。會議主題精彩豐富,跨足美國聯邦法院與ITC的智財訴訟議題,並深入剖析損害賠償與合理權利金的認定。本次會議邀請到國內外智財領域重量級專家學者參與,特別榮幸邀請到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前首席法官Randall Ray Rader擔任講者,與產官學研各界做深入對話與交流。會中討論十分踴躍,現場座無虛席。

 

本次研討會由磐安基金會劉江彬董事長、Winston & Strawn主持律師John R. Alison、Transpacific IP Group Limited董事長兼執行長Guy L. Proulx致詞揭開序幕。首場專題演講由磐安智慧財產教育基金會盧文祥資深顧問主持,前首席法官Randall Ray Rader擔任主講人,由其過去在美國的實務經驗,精闢探討智慧財產爭端仲裁與評價。前首席Rader法官特別點出實務上的智財爭端大部份都是透過和解或授權方式解決,只有少部分案件能進入到實體訴訟,因此除了實務見解外,應該更著重在強化談判(negotiation)的能力。

 

第一場次主題為「美國聯邦法院智慧財產訴訟議題」。主持人為前首席 Rader法官,首先由台積電宿文堂資深專案處長主講台灣企業應如何因應美國專利訴訟並調整智財策略,由業界的角度出發,比較台美對於專利佈局與策略上的差異,進而提出寶貴建議。第二位主講人Winston & Strawn LLP主持律師John R. Alison則點出2014年撼動美國智財界的重要發展,討論Alice v. CLS案後由於純粹的商業方法專利並不具有專利適格性,及對實務上造成之重大影響。第三位講者為聯發科許維夫副總經理兼法務長,佐以豐富的數據圖表論述美國智財法律之趨勢發展及其對專利價值之影響。本場次由最高行政法院汪漢卿法官與Winston & Strawn LLP合夥律師David E. Wang擔任評論人,提出精闢見解。

 

第二場次為「ITC智慧財產訴訟議題」。此場次由John R. Alison律師主持,台灣微軟公司法務暨公共服務處施立成總經理暨法務長、Winston & Strawn LLP的 Thomas L. Jarvis與林鴻達合夥律師擔任主講人,各以自身獨到角度分析ITC的特點,討論內容包括當事人適格性、救濟命令之執行、法院見解與訴訟費用,並深入比較ITC與地方法院的異同。Thomas L. Jarvis律師也深入講述ITC與不公平競爭間之交互關係。本場次由前首席 Rader法官擔任討論人,與台下與會者討論熱烈。

 

第三場次為「適當損害賠償與合理權利金」。此場次由宇智顧問公司的徐小波董事長暨執行長主持,首先由Winston & Strawn LLP合夥律師David E. Wang分析在面臨專利損害賠償的情況下,採取訴訟、仲裁或是授權所產生的利弊與風險。其說明公司若提起訴訟,勢必負擔高額訴訟費及律師費,但法院判決會對雙方會產生拘束力;然而若是採取授權的方式,雖可避免高額的訴訟費用,但也考驗著交涉團隊的談判技巧以及專利組合的強度。第二位主講人Transpacific Advisors Limited董事總經理兼創辦人Donald Merino則列舉美國法院在過去重大案件中法院計算損害賠償的方式,深入剖析SSPU與SEPs的互動。他更提到各國在專利申請量以及市場的概況,以及瑞典與中國市場的崛起。第三位主講人華淵鑑價股份有限公司陳淑珍副總經理講述智慧財產評價,介紹實務上從成本、市價、收益與現金流量折現等不同角度切入的計算方式,並闡述在權利金計算上,風險與產品生命週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藥品實驗處於何種階段也將影響獲得權利金的比例。本場次由台灣智財法院熊誦梅法官與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附設生技育成中心梁啟銘執行長擔任討論人,從過去經驗出發,陳述台美實務上的差異,並帶入詳細的分析與評論。

 

本次研討會不僅帶動台美實務與學界間之實質交流,更激起智財發展的火花,大會圓滿落幕,會後迴響熱烈。

貴賓合影
專家學者熱烈討論
出席人數踴躍